一、什么是孤独症
儿童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种发生于儿童早期,以社会交往障碍、刻板单一的固执行为、言语发展障碍为主要特征的比较严重的广泛性发育障碍。孤独症严重危害儿童的身心健康,如果不在早期进行有效的干预和治疗,极易造成终生残疾,同时给患儿的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二、民间孤独症服务组织建立的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孤独症越来越成为一个公共而又敏感的话题,人们逐渐认识到孤独症所带来的严重影响与后果。于是,国际、国内越来越重视孤独症人士的康复和教育服务工作。从2006年开始,中残联将孤独症人士的康复纳入《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并列入精神残疾类康复,每年的4月2日被联合国定位“世界自闭症日”。
孤独症是一种伴随终生的精神残疾,如果在恰当的时期配以科学又有效的训练方法,患儿仍能掌握一定的生活和社会技能。如果放任不管,任其发展,后果将不堪设想。孤独症孩子并不是什么异类,他们和普通正常孩子一样,应当享有上学、接受教育的权利。于是,特殊教育学校开始接收孤独症儿童。但这里有个最本质的问题,就是我国对儿童孤独症的认识比先进国家晚了将近40年。当国外已经对孤独症的研究和教育有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尝试时,我国仅在90年代中期以来才开始经验式地探索与模仿,因而中国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事业起步较晚。目前,各个省区的公办康复机构刚刚起步,力量比较薄弱,独立运作还存在很多问题。并且在公办特殊教育学校中,因为经验不足,对于孤独症儿童的收容与教育尚未有规可循,长期处于一种探索与实践阶段。孤独症儿童并没有被纳入此类学校的专项教育这一块,而是混杂在智障孩子中进行教学,致使孤独症儿童的特殊性并未得到真正的关注,从而浪费了大量宝贵时间而训练效果微乎其微。加上孤独症患病率由最初的极为罕见,到现如今的一路走高,逐年增加。面对日益庞大的孤独症患者人群,少量的公办特殊学校远远不能满足孤独症儿童接受康复教育的需求。至此,各种形式的民间服务组织应运而生。据统计,全国现有孤独症康复机构500多家,其中公办机构100多家,民办机构400多家。可见,民办服务组织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三、民间孤独症服务组织师资建设的困境
民间孤独症服务组织的出现补充了公立康复机构的数量不足,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孤独症患儿家庭的难题,为孤独症患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康复训练和教学平台。这些机构往往是自负盈亏,创立者与负责人大多数都是孤独症患儿的父母或家人。无论是建设场地、添置训练器材,还是管理运行,都需要耗费大量资金,付出许多心血。他们在忍受着精神上沉重的负担的同时,肩负经济和管理上的双重压力。在运营过程中慢慢摸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如资金短缺、社会认同度低、缺乏专业指导等一系列问题与困难,许多民间康复机构往往举步维艰,甚至有些机构在刚刚做出点成效时,却因为某些问题,不得不面临关门停业的现实。如同发展是社会的硬道理,出色的成绩对于孤独症康复机构来说就是最有力的口碑。出色的成绩由谁来创造?答案就是康复机构内的优良师资。有了老师的主观能动性,机构的孤独症患儿才有可能取得最大程度的进步。孩子们有了进步,家长及社会自然会对你的工作做出肯定,进而给机构的发展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机构发展壮大了,最大的受益人还是那些无私付出的老师。因此,康复机构如果拥有一支装备优良的师资队伍,那么机构的发展才是锦上添花。可现实总是残酷的,纵使有着这样或那样的想法,也免不了遭受现实无情的打击。诚如中国孤独症研究起步晚而造成孤独症康复与教育事业落后一样,一个问题总会衍生另一个问题。民间孤独症服务组织从机构自身发展和长远建设出发,现如今最大的困境应当是如何建立和拥有一支完整而又专业的师资队伍。
(一)资金问题
资金问题是困扰民间孤独症康复机构开展工作的巨大困难。大部分机构从建立到开展工作,各项内容都需要自己掏腰包来解决,没有任何外来资金渠道,因而成本较高。机构主要依靠孩子的学费来维持老师的工资和基本的开销,对于有些困难家庭,机构只能打折甚至减免部分费用,造成机构资金严重不足,常要靠其他个人收入来填补或借债经营。机构资金短缺,老师们的工资也就随之相应的跟着减少,因此民间孤独症康复机构内教师待遇低的情况比较严重。教师待遇与当地人们的生活水平相比偏低,而且有些机构在建立初期,即使工资低也不能保证按时发放。
没有钱,欠缺必要的专用资金支持,造成老师的工作相对紧张。与其他行业,如公务员相比较,特教教师的工资显然要低得多。民办孤独症康复机构教师收入低,福利水平低不仅导致教师产生巨大的生活压力和心理压力,降低其工作热情而且导致其社会地位低下,加重了现有教师的流失率。民办孤独症社会组织教师待遇的不合理直接降低了教师的教学热情,间接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平衡发展,最终受到影响的还是机构教学质量。跟孤独症患儿这样特殊的孩子打交道本身就是一件很容易让人身心俱疲的工作,如果再得不到应有的回报,那势必会增加老师们的心理压力,继而将一些不满情绪带入到工作之中。对于带着满腔爱和热忱投入到特殊教育这份工作中的老师,要他一段时间奉献爱心容易,一生一世任劳任怨是很难的。更何况,老师的奉献和自己的工资回报根本不能成正比,长期下来,自己的温饱和生存都有问题了,又何谈播撒爱心,孕育希望呢?所以在一些康复机构中,常常会看到老师走了一批又一批的现象,坚持到最后的人少之又少,造成师资队伍时常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长此以往,康复机构便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集体。不能埋怨老师没有爱心,也不是老师没有恒心,只是现实如此,生活给了人们太多的压力。
(二)专业师资力量匮乏
由于资金不充分,大部分的民间机构无力聘请高水平的人才。一些有能力的专业人员基本不会对待遇较低的民间康复机构“另眼相看”,在就业过程中,大都心仪于工作环境和待遇等更胜一筹的公办特殊教育学校或康复机构。机构内的老师,大多是相关专业,甚至是非专业的毕业生。机构对他们自行培训,老师们基本上是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工作人员时刻需要通过自学、聘请专家、外出培训等方式,接受新知识,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才能更有效地解决康复训练中遇到的问题。这样做的结果是老师大都难以保证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系统的学习,对一些专业知识和训练方法似懂非懂,教师只能靠零碎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教学和训练。民间康复机构严重缺乏能够对孤独症进行准确评估以及指导教学训练的人员,一些训练人员素质、能力不够,康复人员中学历以幼儿师范专业为主,特殊教育与医学相关专业背景相对较少,缺乏康复专业人员。训练费用的高昂,使家长在承受心灵痛苦的同时还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他们都寄希望于孩子短期内能康复。然而现实却是那样残酷,孤独症的康复训练是极其困难的、长期的。当孩子没有明显进步时,家长就会更加焦虑烦躁,训练机构的气氛经常是令人窒息的沉重。这也使得老师们精神上承受重负,同样不利于人才的稳定与培养。培养一名训练孤独症孩子的成熟老师至少要三年的时间,而目前几乎所有的特殊学校或者训练机构都面临着特教老师资源缺乏,涉足特教专业的人员甚少。
民间康复机构缺乏统一规范的师资培训教材和机制,先进的技术无法全面地在机构中得到推广和应用,教师资格缺乏认证,对孩子的训练将造成不良的影响,对机构的发展来说并不是长远之计,甚至毫无裨益。
(三)民间孤独症康复机构老师结构不合理、培训不到位
民办孤独症康复机构教师的年龄结构本应该呈现均衡分布的态势,由于民办机构办学条件艰苦,教师工资待遇低下,工作琐碎,长期处于“要人难,留人难”的尴尬境地。目前我国民办孤独症社会组织年龄结构呈现出两种形态:“一种是两边高,中间低的‘驼峰形’分布,即40岁以上的教师多,25岁以下的教师多,而30至40岁这个骨干年龄段的教师数量较少。另一种是单边倒的老龄化倾向,即45岁以上的教师所占比例很大,中青年教师较少”。中年骨干教师不是被“提拔”到高一级学校进行学术研究,就是被层层聘请到公立特殊教育学校或经济较发达地区任教。民办孤独症康复机构同样存在“阴盛阳衰”,性别结构不合理的情况。鉴于特殊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加上社会认可与理解度较低,所以很少有男性会选择这个行业。另外,许多民办康复机构的教师因受经费等因素的影响,接受高层次培训的机会和比例几乎为零。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教师待遇低,工作量大,加之年龄又大,繁重的教学工作还使得部分教师视接受新的教育理念为负担,很多教师没有竞争意识和责任感,安于现状,对进修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短缺,缺少专项经费,严重影响了教师培训的正常开展,即使有些教师有幸参加培训,也因现在的培训课程的随意性很大、针对性不强而脱离实践,教师的教学水平无法通过培训达到真正的提高。
(四)民间孤独症康复机构老师心理素质问题
作为一名孤独症学生的老师,时间久了,可能比那些真正患有孤独症的孩子还要“孤独”。他们的苦和累别人无法想象,他们的工作不被所有人理解,他们的付出不是所有人都会接受。长期以来,无法获得一个良好的渠道去排挤自己内心的苦闷,抒发自己的情绪。于是,许多个心理问题接踵而至。孤独症教师长期面对一群特殊的学生,因词汇量的局限性和感情色彩的干涩,导致教师口语能力的逐渐“退化”。大多数教师感受到在社会生活中无法用口头语言自然的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与人交流常常前言不搭后语,语言表达显得苍白无力。教师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学生的现状,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的成长,而孤独症患儿由于多种障碍很难达到教师所预期的效果,从而引起教师的情绪不稳定。主要体现在:易怒,爱对学生发脾气,抑郁,逐渐对学生失去信心。孤独症孩子对于某个指令或某项技能的学习与掌握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老师往往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学生也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往往感觉不到点滴成就,久而久之,对自己选择的这份工作也逐渐失去信心。
四、民间孤独症服务组织师资建设的几点建议
民间孤独症社会组织教育师资陷入困境,既有历史方面的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既有经济方面的原因,也有相关政策的偏差所致。要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从长远和根本上,民办孤独症康复机构教师队伍的建设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在教师资源配置、队伍结构改善、培训体系完善,保障机制建立等方面促进形成管理规范、相对稳定而又合理流动的教师管理体制。
(一)多方协作引进人才,确保师资队伍结构均衡
民间孤独症社会组织要向前发展,专业教师的配备和完善是必不可少的。专业教师的引进单靠学校的力量是解决不了的,必须动员起政府、教育、劳动人事等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协作、统筹规划,以特殊人才引进的方式扩充机构师资队伍。只有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政策的相对倾斜,民办孤独症康复机构的师资结构才会出现均衡势态,以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此外,机构之间要互通往来,各自“取经”,派遣老师代表互相学习,学习有效的训练手段和方法。把民办机构资源有效的整合,将大大节省管理成本,有效促进师资水平的提高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完善培训机制,培养专业人员
民办孤独症康复机构要建立健全教师培训制度,完善培训体系,提高教师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并加入免费培训力度,拓宽培训途径,丰富培训内容和形式。在培训时要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既要有一些教育学方面的通识培训课程,又有一些相关学科专业课程,要将教育专家、教授的理论讲授和有一线教学经验的教师的实践经验介绍结合起来,注重提高培训的实际效果,以提高在孤独症教学中的操作运用能力。民办机构应尽量给每位老师提供业务进修培训的机会,规范化管理并需给予专业教师就业和师资培训等方面的资金和政策支持。让他们了解更多的关于孤独症研究前沿的动态与信息,掌握更先进的训练方法和技巧。通过进修培训,不断地学习,使老师真正能有专业素质的提高,转变落后的教学思想,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开创崭新的局面。
国家应加强特殊教育师范院校专业建设,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大特教师资的培养力度。鼓励和支持各级师范院校与综合性院校举办特殊教育专业或开设特殊教育课程。各地在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时,要把特教师资培养纳入培养计划,加大特殊教育或相关专业研究生培养力度。注重特殊教育专业训练,提高培养质量。鼓励优秀高校毕业生到特殊教育学校、儿童福利机构、民间社会组织等单位就业。
(三)强化政府职能,加强规范管理,体制创新
民间孤独症社会组织应纳入各级政府教育发展的整体规划,投入相应资金,出台相应政策。应把特殊教育作为一项硬指标,抓紧抓好。建立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以保证教师合法权利为基本前提的。政府和教育部门应当把探索民办孤独症康复机构教师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列入政府的工作日程,使广大民办孤独症康复机构教师的社会待遇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民间孤独症社会组织教师队伍建设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实际上都是体制性问题,因此加快体制创新,建立符合当前政府教育发展实际的教师工资方法和人事管理制度,是解决民办孤独症康复机构师资问题的根本大计和基本前提。在现有条件下,首先应采取措施保证民办孤独症康复机构教师工资不低于国家标准,提高孤独症教学的工资待遇,因为这部分教学更加艰苦。同时,机构内部也要相应建立孤独症教学的奖励或鼓励机制,在考核评优和职务晋升中务必做到公正、公开,这也能成为激励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动力之一。另一问题是所有民间孤独症社会组织内的教师殷切盼望解决的,即人事管理和教师编制问题。相信如果能够很好的解决民办康复机构教师的编制问题,对于稳定民办康复机构教师队伍,吸引合格师资到民间社会组织任职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稳定人心,缓解民办康复机构老师的心理压力和问题同样是影响深远。
(四)创造和谐社会环境,促进教师心理健康发展
民办孤独症社会组织自身应经常性地组织教师开展文体娱乐活动,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还要建立健全教师心理健康档案制度,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以谈心、民主生活会、教代会等方式为教师开辟情感宣泄的渠道。同时还应发挥自身优势,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加大孤独症的宣传力度,让全社会都能了解孤独症,关注孤独症人群,关爱孤独症人群。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特殊教育工作之中,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
当然,在民间孤独症社会组织如何建设完整而有力的师资队伍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一条路要走。相信,因为有了你我的共同努力,有政府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这条路定会越走越宽广,孤独症患儿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参考文献
[1]吴伦敦,教师专业发展导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季佩玉,简栋梁,程益基,聋儿教育教师培训教材,中国盲文出版社,2000
[3]李祥,吴纪饶,学校健康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孙丹丹,民间孤独症人士服务组织的现状及问题,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
会会刊,2010年第二期
[5]中国精协孤独症委员会,孤独症群体的特殊需求和特殊服务情况调查,北京
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会刊,2009年第二期
[6]田慧生,关于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及教师专业成长问题的思考,教育科学出版
社,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