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子天地 > 康复之星
昔日康复之星,如今“诗歌达人”
发布日期:2017年10月12日 阅读3580次

1011日,博爱特校的微信群沸腾啦!

原因来自刊登在《光明日报》9版发表《千年诗光耀城乡——来自“中国诗歌之城”宜昌的报告》一文,文中写到的李致远小朋友是博爱特校昔日的康复之星。

当老师们得知现如今的致远不仅可以在校园全面发展,还能在诗歌方面有过人的表现,让大家非常开心。祝愿致远小朋友越来越棒!

 

附:

【微聚焦】今天,宜昌又被央媒点名!宜昌,你真的很棒!

2017-10-11 三峡日报

 

今天,宜昌又被央媒点名!

 

今天《光明日报》9版发表《千年诗光耀城乡——来自“中国诗歌之城”宜昌的报告》一文,深度挖掘宜昌深厚的诗歌底蕴,生动展现宜昌人民的诗意生活。

 

 

全文如下:

 

满眼绿色满城诗,浓浓诗香溢诗城。金秋时节,踏着第五届中国诗歌节举办的节拍,走进屈原故里湖北省宜昌市,从乡村到都市,从校园到社区,峡江两岸吟诵经典诗歌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诗光穿越千年,映耀出一幅幅诗意生活的城乡画卷。

 

同吟宜昌诗歌情,共书诗城发展梦。“中国诗歌之城”宜昌,正向世界展示着诗中游、诗中乐、诗中行的魅力与精彩。

 

 

诗乡山水诗中游——

“一卷离骚惊万代,千秋汨水照流年”

 

 

“烟雨中,红尘邀约,来到你的水乡,你的河……”中秋节前夕,站在屈原祠前,台湾著名女诗人古月满眼热泪吟诵着自己的诗作《水乡》。

 

古月说,她的父亲是湖北随县(今随州)人,尽管此前多次回到内地,但她还从未踏上荆楚大地。“我的心情太激动了!终于看到美丽的三峡!”古月的眼神里,饱含着对母亲和故乡的思念,对祖国大陆的乡愁。

 

9月28日,秋日里的秭归乐平里一片丰收的金黄。屈原庙大厅里座无虚席,人声鼎沸,一年一次的三闾骚坛诗社中秋诗会在屈原像前举行……

 

秭归县一名小学生在屈原祠前吟唱屈原作品《橘颂》。郑家裕/摄

 

“水色山光爽清悠,骚坛嘉会月明秋。楚辞雅典千古韵,骚风旷野百花洲。奋笔谱写强国梦,泛墨畅抒盛世讴。无穷春色诗中画,别有风光雅而幽。”秭归县屈原镇乐平里农民谭国洪吟唱的一首《中秋诗会》格律诗,代表了50多位草根诗人的心情。

 

61岁的谭国洪是三闾骚坛诗社常务理事。他告诉记者,发轫于明末清初的骚坛诗社,是地地道道的泥腿子诗社,数百年来,诗社都要举行端午、中秋诗会,“我们传承的是屈原伟大诗魂。”

 

“一卷离骚惊万代,千秋汨水照流年”。自屈原之后,宜昌成为历代文人墨客的“朝圣之地”,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苏轼、王安石、陆游、文天祥等名家写下了5000多首吟诵三峡、宜昌、屈原的华美篇章。

 

21世纪以来,众多著名的中国诗人如余光中、郑愁予、流沙河、舒婷、王家新等,纷纷驻足宜昌,致敬屈原,致敬诗歌,为千年诗城带来鲜活的诗意和灵感。

 

在当代,宜昌本土作家更是不甘落后,涌现出了工人诗人黄升孝、农民诗人习久兰等一批在国内文坛产生重大影响的诗人。在现有的500多名宜昌市级作协会员中,创作或发表过诗歌的会员就有300多位。他们用作品为宜昌留下了一批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诗人屈原最忠实的传承者。

 

正如来宜昌观光的内蒙古昭君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李世馨所感叹的:三峡堪称诗峡,宜昌不愧诗城,来这里旅游,诗歌的文化底蕴、诗歌的高雅品位,留给你的是山水之城宜昌不一样的气质。

 

 

诗意生活诗中乐——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月圆中秋,家国情怀。行走在宜昌的大街小巷,歌咏活动此起彼伏,让你与诗歌不期而遇。

 

民俗专家、湖北省民协副主席王作栋告诉记者,中秋节是宜昌百姓亲人团聚,吃月饼、尝瓜果,围坐赏月、饮酒叙旧的好时光。而宜昌的文人雅士也会邀约到一起,拜月、观月、吟月,赋诗对联,一展抱负情怀,留下辞章墨宝。还有土家山寨的女儿会——男女青年自由结交,对歌言情,约定终身……

 

在第五届中国诗歌节上,文艺工作者表演诗朗诵。黄余洋/摄

 

民俗是民族的文化根脉,织就了宜昌人追求诗意生活的精神世界。

 

“郎在台上领奖状,妹在台下搓巴掌,心想鼓掌怕人笑,双手蒙住红脸膛,指头缝里细望郎。”当年在长阳土家山寨一所小学站讲台的民办教师温新阶,以这首内容情真意纯、叙事栩栩如生的五句子歌,在中国文坛崭露头角。

 

诗歌的力量,让人享受着诗意般的生活。一路走来,温新阶的诗歌、散文、小说创作成果丰硕,成为土家族实力派作家。“宜昌这方沃土,以最诗意的信仰、最滋养的精神源泉,给了我们生活的灵感、创作的快乐。”温新阶说。

 

“兼得广厦千万间,吉人逢水心甘甜,咱今口哑用笔写,二人到津水不见。”这是记者走进“中国谜语村”宜都市青林寺村,在村中路口的廉政谜语石长廊中,见到的一首谜语诗。谜语诗的创作者、农民赵兴寿告诉记者:“谜底是‘廉洁自律’。在这个只有1200多人的小村里,几乎人人会猜射,事事皆可谜。谜语如同吃饭、下地干活一样平常,不经意地融入每一个人的生活中。”

 

9月14日,参加第五届中国诗歌节的40多位全国著名诗人走进西陵街巷采风,一位9岁的小朋友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他叫李致远,就读于金东方小学四年级,是社区尔雅诗社中年龄最小的社员。李致远的班主任邱毅敏告诉记者,李致远是闻名校园的“小诗人”,如今,读诗、写诗已经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在宜昌,赵兴寿、李致远们以诗追求快乐、享受生活,成为诗歌进入寻常百姓家的文化标识。

 

诗画宜昌诗中行——

“峡尽天开朝日出,山平水阔大城浮”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9月12日,宜昌400余所中小学校的30万名师生开展“诗意校园——万人吟诗”活动,师生们诗伴舞、乐配诗,倾情演绎着屈原的《橘颂》、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等经典诗篇,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9月12日,伍家岗区大公桥小学180名学生在和平公园宜昌大撤退纪念园开展古典诗词吟诵活动。黄余洋/摄

 

9月15日,被誉为“当代海迪”的宜昌姑娘李玉洁朗诵了纸鸢的诗歌《一米的风景》:“你想过么,面前沟壑像天堑难跨过,我尝试过,可流尽泪水我还是选择让精神坚强地站立着”,她声情并茂的朗诵,让台下的听众为之动容。

 

诗言志,文“化”人。今年已83岁的趣诗指书名家姜祚正笔耕不辍,已出诗集多种,他去年底移居深圳,将宜昌的诗歌种子播撒鹏城,立即引来点赞与喝彩。平时经营烟酒小店的宜昌市民王新,只要有时间就看书、写诗,最终出版了自己的诗集《月亮的左手》,“在我带动下,周围好多店主和商家也爱上了诗歌,甚至养成了睡前读诗的习惯。”王新说。

 

走进西陵区桃花岭小学,镌刻着诗词名句的青石上,流淌着绵绵诗韵。驻足校园,诗词长廊飘逸出阵阵诗香。“学校倡导学生和家长每晚共同诵诗、品诗,让家长离开麻将桌,走进诗歌里。”校长贺金莲说。读诗爱诗“从娃娃抓起”,如今,诗词诵读已是宜昌各中小学的校本课程。

 

 

宜昌市文联主席周立荣介绍,宜昌鼓励文艺精品创作,连续10届,11件作品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连续8届11件作品获全国群星奖;每年举办端午诗会、千人诵诗等活动80余场,参与各类诗歌活动的群众10万余人次,其中近两万名群众一直坚持诗歌创作。“宜昌人对诗歌的热爱,已融入血脉中。”著名诗人吉狄马加说。

 

诗风盛行,滋养文明。宜昌先后涌现出“扶贫功臣”罗官章、“拥军慈母”罗长姐、“夷陵好人”李广佳、“信义孝子”李元成、“诚信楷模”李国楚、“红色义工”王华君等一批在全国产生影响的道德模范和先进典型。

 

“峡尽天开朝日出,山平水阔大城浮”,这是文学家郭沫若笔下的宜昌。诗歌已成为宜昌人最诗意的信仰、最富足的生活。

 

 

来源 | 光明日报

记者 | 夏静 

通讯员 |蔡钧庭

编辑 | 静怡

 

咨询:13117285258(冉老师) 15997592853(谭老师)
地址:宜昌市点军区五龙大道残疾人康复中心9楼 邮箱:ycbatj2003@sina.com
Copyright 2008-2024 宜昌市点军区博爱特殊教育学校 版权所有
鄂ICP备1300330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50402000041号
技术支持:五环网络公司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