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种种因素,残疾人在生活、学习、就业等方面,比健全人更加艰难。然而,残疾人也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有贡献社会的热情和渴望。特别是自闭症这一群体,作为精神残疾的一份子,他们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也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政府都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当前,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而导致的严峻的就业形势,开展好残疾人群体的就业服务指导,安置扶助残疾人就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残疾人 自闭症 就业
一、中国残疾人就业现状
一位掌握四门外语,多次获得国家级奖学金,被媒体称为“当代张海迪”的北大残疾女博士,毕业前投出上百份求职简历,不是遭遇“婉拒”,就是“石沉大海”,连“临时工”的活都找不到……
“北大残疾女博士”的求职遭遇,折射出不少单位视残疾人为“包袱”的心态。有知识、有文化的“北大博士”,境遇尚且如此,那些学历不高、能力一般的残疾朋友,求职、就业的艰辛可想而知。尤其是自闭症这一特殊群体,他们的病症不同于肢残的群体,自闭症被列为身心障碍者,始于台湾七十九年残障福利法及台湾八十五年特殊教育法修订才正式被纳入法令条文之中,在此之前,所有自闭症都被视为智能障碍或多重障碍者,而未获得适当的疗育与训练。
早年,大都未经过系统性、专业性的转衔或职业训练服务,导致今日自闭症成人在就业市场上处于绝对劣势的局面。以张正芬教授针对自闭症青年与成人的调查报告为例,有工作者仅有9.9%,但仍有沟通困难、情绪不稳、固执行为、人际关系不好、动机低、活动量少、生活习惯不好、奇怪癖好等问题困扰着家人,也影响到就业成功与否的因素。目前,中国自闭症儿童数约为164万人,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明确将自闭症列为精神残疾。据统计,目前中国自闭症儿童数约为164万人,每166名儿童中有1名患自闭症。这还不包括被定性为大龄患者的12岁以上自闭症病患。对于聋哑,智力障碍等儿童起码有特殊教育安置,但是目前“自闭症”儿童却没有专门的康复训练机构和教育安置,而且对于大龄自闭症患者,也没有建立类似于福利院与养老院一样的社会机构,对于自闭症病患的家庭也没有相应的政策保障和关爱。所以自闭症病患及其家庭实际上是处于被“放任自流”的状态。对于社会弱势群体,政府职能部门有责任提供相应的政策倾斜和关照服务。另外在引导社会力量更多的关注“自闭症”等这样的弱势群体方面,职能部门也明显缺位,公共力量呈乏力状。目前,政府职能部门亟待需要做的是完善包括“自闭症病患”在内的社会特殊人群社会保障制度,可以通过政府补助,建立相应的康复训练机构等方式对“自闭症”病患和其家庭能享受到社会特殊公共服务和资源;引导社会公益事业的关注“自闭症”;鼓励社会力量和资源辅助政府提供相应的服务。
“人格歧视”对于身体和精神有残疾的特殊人群及其家庭来讲,有时相比缺乏物质条件更像是“一剂毒药”。给予自闭症病患这样的社会特殊弱势群体人文关怀和精神慰藉是一个文明社会应有的义务。但是对于身心有残疾的社会弱势群体,我们当中“被歧视”的很多人却也在歧视着他们,而且这种歧视多是延伸到家庭和社会关系网。“不了解”是“歧视”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对于有社会交往障碍的自闭症病患,社会的“盲目歧视”只能让他们更加自闭,成为社会边缘化公民。不过,有的时候,“不了解”是没有渠道了解。为此,社会公益单位,公共媒介等团体、组织要加强宣传和普及关爱“自闭症”等医学常识,理性看待社会特殊弱势群体,用我们的关爱帮助自闭症病患打开关闭的心门。
面对“自闭症病患”这个弱势群体,无论是民间还是职能部门都应该拿出更多的关爱和担当,而且作为社会的一份子自闭症病患及其家庭理应得到社会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由于身体原因,残疾人在生活、学习、就业等多方面,比健全人更加艰难。然而,残疾人也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有贡献社会的热情和渴望。可是,我们的社会是否为他们提供了完备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是否提供了充足的就业岗位?是否创造了宽松的社会环境、舆论氛围?
近年来,我国残疾人事业不断发展。扶残、助残活动逐渐志愿化、常态化,公共场所的无障碍设施不断改进,残疾人康复得到更多财政支持,政策规定企业雇用残疾人达到一定比例,将给予税收优惠……这些好的政策、措施,为残疾人的生活、康福、就业、提供了遮蔽风雨的“保护伞”。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歧视、轻视残疾人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单位不按规定安置残疾人就业,有的单位拖欠、赖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优秀的残疾女博士却找不到工作……这些现象说明,我国的残疾人就业保障制度尚需进一步完善,促进和保障残疾人福祉的好政策,尚需深入贯彻和落实。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在解决特困残疾人“燃眉之急”的同时,更应为那些健康状况允许的残疾人,提供更多技能培训的机会,提供自食其力的工作岗位。对那些用“知识改变命运”的残疾人,我们应该给予热情的鼓励和支持,而不是无情的拒绝和冷漠的眼神。
判断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不但要看高楼大厦有多宏伟,马路广场有多宽阔,更要看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生存权、发展权、就业权是否得到保障,要看残疾人等“弱势群体”能否得到人性化的关怀,能否真正融入社会。
二、自闭症患者就业发展方向
第五个世界自闭症关注日,中国公益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自闭症儿童现状分析报告》显示,12岁以上自闭症患者的上学、就业、安置及养护问题是自闭症家庭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1“我们老了孩子怎么办?”——“孩子从学校毕业后怎么办?”、“我们老了孩子怎么办?”报告显示,90.8%的家长担心自闭症孩子就业问题,对孩子融入社会的能力表示担忧,大龄自闭症者的养护及就业成为自闭症家庭最担忧的问题。
调查报告执笔人、北京师范大学原特教系主任朴永馨说,我国现有康复机构多接受12岁以下的自闭症儿童,12岁以上的自闭症儿童缺乏合理的安置模式,而国内又没有建立专门的针对大龄自闭症者的福利体系。
2安置难将导致恶性循环
朴永馨说,目前,小年龄段的自闭症儿童尽管难以享受到与普通孩子一样的平等受教育机会,但至少能找到一定的安置场所,并且家长尚年轻。而等孩子长大了,从小学毕业后,假如社会没有专门的地方可以收留这部分自闭症患者,让他们得到适当的教育,这个群体就只能待在家里,容易导致越来越自闭,越来越需要家长照料的情况,那时家长却越来越老,没有能力照顾他。
如何开启自闭症患者的就业潜能,让家长们能够针对自闭症患者的就业及早做好准备,进而帮助孩子日后从学校毕业后得以顺利转衔到就业职场中!
(一) 练好日后就业的基本功夫:
招式一:请及早规范患者的行为、及早教导情绪管理
请家长们切记:一定要在孩子小时候、还是一颗小树苗时,就得形塑其外显行为,否则,日后与孩子的行为模式及互动方式定形了,要再重新塑造不但事倍功半甚至造成两败俱伤的情形!不可不慎!至于行为规范的方法,家长请务必记得,绝对要坚持原则抓住底限,亦即掌握「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诀窍,千万不要为了短暂的安宁或嫌麻烦,而让孩子得逞了,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假设孩子在百货公司或外头吵着要玩具,但家长不答应,孩子于是采取哭闹甚至咬手方式,如果家长因为不好意思或息事宁人,而妥协买了玩具给孩子,孩子日后就会以不当方式逼家长就范,因此,类似这样的情形,家长可以先与孩子达成约定:出门不买玩具,然后如果孩子出现不当行为,家长一定要坚持原则,不买就是不买,久而久之,孩子就了解家长的底限,从而减少其不当的行为。
只是,万一自闭症患者已经出现行为问题且已制约家长了,家长们该如何因应呢?请利用招式二加以破解!
招式二:亲师合作
延续招式一的问题,如果,自闭症患者已吃定了家长,甚至以不当行为达到或逃避事情,这时候,请家长们务必鼓起勇气找寻外援吧!而最好用的资源应该就是自闭症患者的导师了,举个例子来说,笔者学校有位高功能自闭症学生,他有一阵迷恋上在桌上摆米粒的游戏,晚上很晚也不睡觉,家人制止他就开始生气摔东西甚至打头,妈妈见状也不敢制止,随后,导师便与该生订下行为契约,契约中明确玩游戏的时间及增强物,而增强物的给予权限,则掌握在家长手中,自此,该生几乎都能达到契约的约定,同时该生的作息也恢复常态。另外,班上有另一位惧学的孩子,曾有一阵子,她感觉最痛苦的事便是一早要上学,笔者也是与该生订下行为契约,同时暂时容许该生可以晚点上学,同样的,增强物给予的权限也是在家长手中,因该生非常想要得到增强物,因此努力达成契约的约定,目前,几乎都能在上课前到学校了!
招式三:训练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
根据我这几年的观察,发现到一个现象:家长们易于忽略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训练,而把太多心力放在孩子的学业成绩上,尤其是高功能或亚斯伯格症孩子的家长更为明显,此举不但造成孩子日常生活均须仰赖家长,同时,过度重视成绩的结果,也让孩子变得更为焦虑。因此,家长一定要改变心态,及早训练孩子们的独立生活能力,毕竟独立生活的能力才是带得走的能力!现宜昌博爱特殊教育学校根据学生的发展特别开设了一些技能课,如音乐、美术、电脑、生活技能等专业课,为孩子日后独立生活和就业奠定基础。
招式四:他山之石可以攻错—提升自闭症患者的自我决定能力
近年来,从美国针对身心障碍者有关就业的调查研究发现:孩子的自我决定能力越好对其日后的就业及生活品质越有帮助,因此,从2000年迄今,美国的特殊教育重点即大力提升身心障碍者的自我决定能力,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错」,如果家长们可以及早训练患者的自我决定能力,相信日后对孩子的发展一定有正向的帮助!至于提升孩子自我决定能力的实际作法包括:1.日常生活的事情,尽量让孩子做选择,如:让孩子决定早餐的内容、衣服的样式或配件、奖品的选择、家事内容、或交通工具的选择等,2.攸关重大决策如:升学或个别化教育计画讨论等事项,也要跟孩子讨论,家长可以将各种选项的优缺点列出,然后引导孩子做决定,如此,久而久之,孩子便可以从日常的训练中提升自我决定及负责任的能力。
(二 )练好日后就业的进阶功夫:
绝招:一兼二顾—培养孩子的休闲能力及精进孩子的特殊潜能
自闭症群中拥有特殊才能或绝佳记忆力者大有人在,曾经有一位自闭症是火车迷,他可以将火车的配件很精细的画在图画纸上,只是,患者临摹画图的能力不错,创意却较为缺乏,以致于无法将其绘画能力发展延伸与日后就业相关的能力,所幸,每当患者心情烦躁时,却可以透过画火车图案的方式,舒缓其不安的情绪。曾有位亚斯伯格症的患者,不管是对电脑硬体的装修或是撰写程式,均有过人的毅力和长处,当时因为该生的家庭无法供应其额外有关电脑技能的学习费用,所幸透过学校的资源课程,让他顺利取得电脑证照,高职毕业后,也靠着电脑证照及优异的电脑维修技能,顺利取得电脑相关的工作。由上述的例子得知,自闭症的特殊才能是可以发展其休闲兴趣甚至与其日后的就业相结合,因此,家长可以透过各种相关途径(如家长团体、学校、家教等),拓展孩子的特殊才能或兴趣!
(三)适合与不适合自闭症患者的行业、
在孩子尚未进入职场之前,以孩子的兴趣跟潜质,做为培养与训练的方向,让孩子在进入职场之前,就已经有了最好的准备。
自闭症患者,共有的特色都是虽然他们的记忆力可能比一般正常人来的好,但是在工作上,却往往记不住两个星期或者是一个月之后要交出的工作报告或者是工作结果。而且在工作上,往往没有办法如正常人一般的记住老板同时交代的两三件工作内容,因此在工作上很难发挥出他们的潜质跟专长。
事实上,只要针对自闭症患者的特性,做出适合的职场方向,那么在工作上这些孩子的表现,绝对可以出人意外的好。适合自闭儿的工作,最好符合以下几点特性:
1、工作上必须是有很明确的订定好的目标
2、以工作的结果做为绩效,而不是以工作的态度做为绩效。
3、老板或者是上司必须了解自闭儿的社交能力问题。
4、由专门的指导老师带领自闭症孩子参加工作
在美国,不少自闭症患者在选择大学科系的时候,会选择电脑相关科系,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社会上也确实有不少亚斯伯格症患者在电脑工程方面表现优异。其他还有一些科系例如会计、工程、图书管理、以及艺术相关的科系,也都非常适合自闭症患者。有一些科系例如历史系、政治学系、商业管理系等,需要大量社交人际,口才的训练,这些科系就最好避免。
近十年来,国内由于早期疗育、融合教育、特殊教育的推动与实施,自闭症者在政策与专业领域的关注,以及较多家长全心投入教育训练,因此自闭症者的就业潜在能力不断提升。然而要如何改变自闭症者固有障碍,以突破成功就业的关卡,仍极需更多专家、学者、医疗人员、辅导老师、家长的通力合作,期能透过生态评量、功能分析等机制,针对自闭症者的特质与优点,开发更大的就业潜能,方能为自闭症者开启一扇就业的大门。
参考文献:1、新京报
2、中国残疾人服务协会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