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用爱开启他们心灵之门
发布日期:2007年7月14日 阅读4002次

 

 

这是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孤独、不爱与人交流、常常独自发呆——

在位于宜昌市残联四楼的“博爱特殊孩子康复学校”里,有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中有的不会说话,有的不爱搭理人、有的会在角落里对着旋转的自行车轮一看就是一天,或者有力地拍打自己……他们是一群自我封闭的孩子。

幸运的是,尽管他们封闭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但在他们的身边,父母、老师和大学生志愿者们却没有轻言放弃。

正是在爱心的呵护下,越来越多的自闭症孩子在开始恢复,像普通孩子一样玩耍、调皮。记者了解到,帮助这些孩子其实并不复杂,有时一块积木、一个苹果、甚至一个微笑就会对他们的康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需要的是“爱”,有爱这群孩子就会有希望。

200多名孩子患有自闭症

“儿童节”的前一天,记者来到博爱学校时,老师们正在一遍又一遍地对孩子进行康复训练、拍手、说出准确地字节、坐在滑板上滑行,这些对普通人来说十分简单的动作,孩子们进行起来却十分困难。

宜昌市博爱特殊孩子康复学校的冉存英校长告诉记者,最早的自闭症儿童,发现于1938年。那一年美国精神科医生凯纳观察到一个奇特的男孩唐纳德,他记忆力惊人,两岁半时就能流利地背诵《圣经》一部分,但是,到5岁了却不能与正常人对话,似乎生活在自己独有的世界里,旁若无人。经过研究,凯纳发现这是一种怪病,并命名为‘自闭症’,60多年过去了,全世界已确诊数百万名患儿。

“儿童自闭症是发生在儿童早期的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性疾病,步及到智力、感知、情感、交往和思维等多方面,发病率高达万分之十,男女比例为5:1,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已经有80多万自闭症儿童,目前,保守估计宜昌也有200多人。”冉校长说。

我们不在了,孩子怎么办?

一提起重度自闭症的飞飞(化名),他的妈妈女士眼圈就红了,“都怪我们,因为工作忙,没有把孩子早点送过来,耽误了治疗时间。和原来相比,他已经能够自己吃饭,上厕所了。现在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孩子能够生活自理,不然我们哪天要是不在了,这个孩子可怎么办呀?”

8岁的乐乐(化名)在六年前突然不说话了,后被确诊为自闭症。“从知道孩子是自闭症的那一刻起,我觉得自已的希望没了。”乐乐的父亲李先生告诉记者,他们从不敢把孩子带出去,在别人面前也不愿提自己的孩子,那种自卑压抑的感觉几乎让人崩溃。“孩子到学校以来,恢复得好多了,会叫爸爸妈妈了,有时还会跟我们说几句话,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孩子以后的上学、工作怎么办?如果始终是这个样子,肯定很难融入这个社会的。”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对患有自闭症小孩的未来,家长们都十分担心。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提起冉存英校长,就不得不提起她的儿子,“小孩6岁前只是性格孤僻,但在6岁时,病情突然加重,开始拒绝说话,不和其他小孩子玩,连妈妈也不会叫了。”那一年是1999年,冉存英跑遍了宜昌市的大小医院脑CT、脑电图等检查全都做过,却始终查不出原因,直到后来宜昌市中心医院一位医生告诉她,儿子可能患上了自闭症。

因为儿子始终不能适应普通学校的环境,冉存英将他从学校接回家时,流着眼泪说:“儿子,妈妈不会丢下你,学校不收,妈妈来教你。”苦于医院没有治疗方法,当时也找不着有关自闭症的专门书籍,冉存英只好一家家书店的跑,在医学书中一段一段地摘抄,开始自己训练孩子。此后,她又辞去了工作,先后到武汉、南京、广州的心理机构学习,结合对自己孩子的教育,她成为了一位优秀的儿童心理训练师和听觉统合训练师,在四处求医和学习的过程中,冉存英认识了不少跟她有着相同经历的家长。

“自闭症儿童越早确诊,越早求医,治疗效果就越好,错过了六岁之前的最佳治疗期,对孩子的成长就会很不利。”看到许多家长像她一样,在四处求医、奔波中耽误了孩子的治疗,感同身受的冉存英有了办一所自闭症儿童学校的想法。在亲友的帮助下,博爱特殊教育学校于200312月在宜昌市建立起来,眼下学校已经从最初的4个孩子、3个老师,变为37个孩子、18个老师,先后有100多个孩子在这里接受治疗和学习,吸引了上千位家长前来咨询。

爱心在志愿者手中延续

在采访过程中,冉校长不停地表示,要感谢社会上那些给予自闭症孩子关心的志愿者“就是这些志愿者,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特别是帮助我们多年的三峡大学体育学院的师生,我要说一声谢谢。”

记者从三峡大学体育学院了解到,该学院的志愿者行动是从2003年开始的,每个月,志愿者都会自发组织起来,自己掏腰包,给孩子们送去玩具、积木、水果。

4年过去了,学生换了一批又一批,爱心始终没有中断,志愿者的队伍也越来越大了。“能看着这些孩子们一天天活泼起来,我就已经很满足了”一名志愿者告诉记者,最开始时接近孩子都很困难,现在有的孩子愿意让他抱,有的还会笑,在孩子们的变化中,他也体验到了快乐和幸福。

该学院负责人希望借本报呼吁:“现在学院已经有近百名志愿者,希望更多的市民加入到活动中来,让我们共同将爱心延续下去,将志愿者活动延续下去。”

未来之路任重道远

博爱学校成立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宜昌市残联将残联大楼的一层提供给学校作为校舍,并免去3年的租金。

——三峡大学等高校的学生,经常利用休息日来到学校义务工作,几人一组照顾孩子。

——学校多次收到热心市民的捐款。

“费用还是一个大问题。”冉校长称,由于孩子们的特殊性,学校老师,学生比例必须保持在12,即每两个孩子就有一个专门的老师负责,靠收取一个学生每月几百元的费用,连教师的工资都难以为继。“我们的老师区别于一般的学校,必须掌握专门的心理,护理知识,每位从幼师毕业的老师,到博爱还需要经过九个月的培训才能上岗,工资低就很难留住人,现在老师们完全是靠对孩子们的爱心在坚持。”

因为空间有限,博爱学校学生数量已达饱和状态,虽不断的有家长常带着孩子来到学校,要求入学,但是学校只能通知他们继续等待。冉校长告诉记者,“眼看着孩子将错过最佳的治疗期,我们和家长一样难受。”

记者了解到,虽然国家已于今年元月正式将自闭症患者归入了残疾人的范畴,但是尚未正式纳入相关的残疾人保障体系,学校得不到政府的财政支持。

对此,宜昌市残联负责人表示,博爱的爱心精神可嘉,应该得到赞许,由于对自闭症的科学认定有着相当难度,中残联对这种病症也在探索之中,湖北省类似的学校也只有两所,学校想要完全靠政府资金扶持有很大的难度,现在宜昌市开发区正准备建设一所占地27亩的特教学校,希望博爱学校到时也能搬过去,给孩子们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

 

摘自于2007621日楚天都市报:宜昌特别报道

咨询:13117285258(冉老师) 15997592853(谭老师)
地址:宜昌市点军区五龙大道残疾人康复中心9楼 邮箱:ycbatj2003@sina.com
Copyright 2008-2025 宜昌市点军区博爱特殊教育学校 版权所有
鄂ICP备1300330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50402000041号
技术支持:五环网络公司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