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对于我们大家来说可能既熟悉又陌生,这其实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代表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三大类核心症状,即: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部分孩子还伴有感官失调。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同时也会给患者家庭带来极大的压力,危害到社会的和谐发展。
面对这一特殊的群体,中残联每一年都在做出努力让孤独症孩子融入正常生活。2012年3月28日,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山东省副省长夏耕出席全国孤独症服务机构负责人第二次联席会议并讲话。各地孤独症服务机构负责人也参加会议。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早在2013年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就提出开展“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试点项目”,在“十二五”接下来的两年里,中残联启用了专项资金在全国范围内陆续开展对孤独症康复教育从业人员的系统培训。
在中残联和湖北省残联及各级残联的支持下,今年(2015)在八月2日至8日开展了孤独症教育康复人员上岗培训。在开班仪式中,省残联领导给我们讲了孤独症事业的一些相关政策,也表明了各级残联领导对孤独症康复事业的重视和孤独症事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此次培训内容全面,包含孤独症教育康复人员上岗须知、孤独症概述、孤独症的特点、孤独症的诊断方式、对于孤独症常见的误解、应用行为分析、行为与环境、目标行为、ABC行为分析方法、以应用行为分析原则为基础的治疗教育、上课前准备事项、强化物、一对一教育康复操作、建立新的行为、教学进度的数据记录和简单分析、增强正面干预的重要策略、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理念、行为管理及孤独症康复教育从业人员持续培训的方向等十九个章节。
在这六天的培训中,我们学员进行了4天的孤独症康复教育人员上岗培训的理论学习,国内孤独症权威专家徐海青教授讲解孤独症基本知识;国内为数不多的资深老师柯丹给我们灌溉了每一位孤独症教育康复人员要知道教育康复目标---就是帮助每一个儿童,使他们能全面发展。还讲述了孤独症康复人员的基本行为规范、工作职责,也指导孤独症教育康复人员怎样帮助孤独症儿童家长认清现实,面对现实,放下包袱,建立信心,帮助家长对未来的压力和挑战做好准备。这是我们孤独症教育康复人员工作中的一部分,不可割舍。沈薇老师阐述了应用行为分析的应用性、行为性、分析性、技术性强、概念系统化、有效性和一般性的特点,也正是这些特点,应用行为分析的科学性的康复方法被国际医疗系统和教育系统所认可。在其它的课程中给我们讲述了孤独症由谁来诊断,诊断方式;怎样上好课,这期间穿插了很多专业知识,如上课前的准备,怎样使用强化物、进行辅助,任务链接的方式,教学进度的数据记录的重要性,系统的给我们讲了孩子的行为管理。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外,此次培训活动的食宿都由残联来安排,全省各市的学员一齐来到省会武汉,但是在食宿方面完全不用我们操心,大家吃在一起、住在一起,闲暇时还可以就专业知识与同行进行交流,同时也增进了与行业内人员的情感沟通,在培训期间,残联领导特别叮嘱培训期间的安全特拟订安全须知,请大家遵守。让我们感到这次的培训活动是十分贴心、温暖的。
8月7号,我们进行了紧张的在线笔试考核、实操考核,这次考试是检验我们作为专业人员针对主要服务领域(孤独症领域),提供专业服务的的水平,宜昌博爱特殊教育学校的两位老师考试合格,这也是我校先进的康复教育理念得以体现。
不仅如此,8月8号残联领导还从国际上引进了丹佛讲座,让在业的教育康复人员接受培训,使国内的孤独症教育康复走上与国际接轨的道路;这一举措是中残联对“十二五”规划中关于孤独症救助方面的落实,是对孤独症教育康复人员专业的保证,更是国内孤独症康复迈向国际化的伟大一步;一方面提升了教育康复的质量,保证孤独症儿童接受良好教育康复的权利,另一方面让国际上进一步认识中国,接受我们综合国力日益昌盛的事实。可以说此次的教康培训使特殊教育事业各个方面都获益匪浅。
今年3月份在南京召开的2015孤独症服务机构负责人联席会议上,中残联康复二处处长韩纪斌先生提出,在中残联“十三五”工作计划中,将加大社区康复的投入,重点推进农村残疾人社区康复站规范化建设,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开展社区家长学校工作;同时开展贫困孤独症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在开展“七彩梦行动计划”贫困孤独症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基础上,争取继续开展救助项目,提高救助标准,放宽项目对于救助儿童年龄的限制,扩大救助名额。这一举措将会在今后的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总而言之,孤独症儿童救助任重而道远,但又是一件不得不做并且不得不做好的事业。我们回首望去,中残联为孤独症的康复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眺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会做好每一件实事,促进社会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