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性行为
(1)可能起因于认知能力低所导致一种技巧缺陷。观察自闭儿玩玩具的时候,常常是用同一形式玩各种玩具。例如自闭儿常常会将各式各样的玩具排成一排,甚至将人当作玩具,要求一群人坐成一排。又如另一个自闭儿不管任何玩具到他手上,都是「丢掉」这种玩法。表现这种游戏方法的自闭儿,代表其游戏能力发展阶段只到达操弄阶段。他们尚未发展出功能性游戏及想象性游戏的阶段。这种同一性行为应属于缺乏高阶层游戏的技巧缺陷所导致。
(2)同一性行为也可以用作排除太多刺激的手段。有人曾提出刺激与认知能力相配理论。这个理论的主要意义是:人类的认知能力需与外界的刺激保持平衡状态。当外界的刺激过高时,人类会主动减少刺激,以减轻心理负担;相反地,若刺激水平不足时,则主动寻找刺激。譬如资赋优异的儿童具有丰富的创造性、思考能力,所以他们比较喜欢富挑战性及新奇的活动。相反地,智障儿童由于认知能力不足,所以较喜欢简单、重复性、少变化的活动。因为生活上的变化会造成他们的恐惧。
自闭儿的分离的注意力(divided attention)较差(认知变异),他们很难处理纷至沓来的信息,所以用固执地注意某些刺激,以排除过多的感觉负担。自闭儿的同一性行为是由此心理背景形成。大多数的自闭儿属于智障儿童,所以他们会用重复的刻板行为来排除纷至沓来的刺激,他们常常坚持特定形式的生活常规,使生活容易掌控。但是如果生活太过空白,他们又会用同一性行为做为自我刺激。
安全、方便,免于恐惧是另一种心理诉求:同一性使人感觉安全较少挑战性。用同一品牌的化妆品心里比较有安全感,因为他不会造成意外的脸部伤害;每天穿同样的衣服,便不用考虑穿哪样的衣服比较合适。对自闭症患者、智能障碍者而言,同样的生活方式较具安全感,「改变」意味着不可预知及控制,安全性降低。
(3)同一性行为也可能是一种心理的「认定」或「表述」。认知功能较高的亚斯伯格症儿童常常有坚持把东西排整齐的强烈要求。这应该是一种心理的「认定」。临床上有若干案例:例如一位高功能的自闭儿他并无同一性行为,但是对枕头上的图案如兔子的耳朵应摆那个方位,则是十分坚持。不论母亲怎么帮他摆过,他还是会摆回原来的方位。这也是他心理上认定:这样的摆位才是正确的。
又如一个6岁的自闭儿,经常将食指与拇指并拢置于右眼前,然后迅速滑至左眼,并迅速重复此动作。乍看之下像是自我刺激,也是同一性行为。详细询问该生方知:该动作是要表达搭火车经过山洞时,他的眼前的感觉。所以说同一性行为也可能「表述」某种认知。
有位老师用菱形来表示龟壳上的斑纹,一位自闭儿立即表示那不是乌龟!因为乌龟上的斑纹是六角形。这也是心里的认定所导致。
针对同一性行为的处理策略:
1、接纳︰
如果同一性行为若不会严重干扰生活或影响身体健康时,不妨接纳它,视为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要知道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有某种同一性行为。例如我们常喜欢抽同一品牌的香烟,到同一商店买东西,走同一路线回家,坐同一位置听课等,皆是同一性行为。因此同一性的行为若不会严重干扰生活,不妨接纳它。
2、同一性行为可以用预防策略、「伟伯法则」,强制改变等方法来消除。
(1)预防策略︰
其实同一性行为来自于长久养成的习惯。自闭儿又习惯于这种固定不变的生活方式,内心才较坦然舒适。因此在行为成为习惯前,多加变化,便不易养成同一性行为。例如在教导自闭儿刷牙时,别忘了多准备几只不同颜色及形状的牙刷,每天使用不同牙刷刷牙,如此他便不会坚持用同一只牙刷。要用奶瓶喂奶时,别忘了多买几只不同形状和不同颜色的奶瓶,同时使用。其它的日常生活用品,如棉被鞋子衣服等,均可用此方法处理。
但是要注意不要矫枉过正、小题大作,例如有位妈妈为了避免自闭儿养成同一性的行为,结果每天带孩子到学校,一定要要求其孩子坐在不同的位子上,结果那位自闭儿每天到学校,都须为了坐在不同位置的问题而哭闹不安。可笑的是:每天回家时,妈妈又将家中的沙发变动其位置,所以该自闭儿回家时,又要因为沙发的位置变动而大哭大闹一场。
(2)伟伯法则︰
所谓伟伯法则是指两物差异不大﹙即二者差异在某种比率内﹚时,吾人不易觉知其差异。改变自闭儿同一性行为时,可以渐进式地作细微改变,使他不易觉察而接受改变。例如要改变只喝牛奶的行为,可在牛奶中,渐进式地加上白色的麦粉,直到改变成吃固体食物为止。又如自闭儿出门时一定要带塑料 袋,可趁他不注意时,偷剪掉一点点,直到剪完为止。
(3)强制改变︰
有些同一性行为不能渐进式地改变,却又必须改变时,那只好强制改变。强制改变前,要衡量它可能造成的伤害及可能遭遇的反抗,及改变后所获得好处,作一通盘考虑。例如有些自闭儿不吃任何水果,或会坚持只吃白饭,其它食物一概不吃。此时为了自闭儿的身体健康只好强制改变。此时,自闭儿一定会强烈反抗,父母要注意,不可遭遇反抗,便中途放弃。
3、自我刺激行为:
兼有智障的自闭儿当外界刺激过少、生活太单调时,又会用自我刺激行为(摇动身子、扭动手指)来满足「认知与刺激平衡」的需求。也就是说,若干自闭儿的自我刺激的行为,也可能是来自心理的需求。下述研究证实:刻板、同一性行为有自我刺激的功能。Valcante(1984)用连续的激烈的运动成功地减少刻板行为。同年Valcante(1984)成功地应用小型携带式的录音机减少了两位自闭儿的刻板口音行为。Rutter(1985)也发现:当自闭症儿童处于空白无刺激的环境,其仪式性的刻板行为便大增。也有研究显示:诱发自闭儿延宕式鹦鹉语言的情境因素是:刺激太少或刺激太多。当情境刺激太少时,他会以延宕鹦鹉语言做为自我刺激;反之,当情境刺激太多时,他也会用鹦鹉语言来排除它。
纵观人类的行为,不论残障与否,有一共通性,即闲暇无聊时,便会找一些事或东西自我刺激,自闭儿亦不例外。研究显示:教导自闭儿更多的游戏或口语能力后,自我刺激的行为会显著降低。不过残障儿童与一般儿童的自我刺激行为不同,一般儿童因为智力较高,所以自我刺激的方式较多,例如一般儿童在无聊时,会在书桌或书本上乱画、踢打小朋友、抢别人东西、在教室走来走去、玩铅笔、丢纸条、吃东西、扭动身体。然而,残障儿童如自闭儿、智障儿或肢障儿,由于智能的或肢体的限制,只能表现某种重复的动作或声音,以满足感官需求,例如晃头、摇动身体、扭转手指、喊叫、出怪声、作气喘状、 磨牙、撕纸条、甩纸带、唱歌、延宕式的鹦鹉语言等。
针对自我刺激行为的处理策略:
1、针对因无聊而起的自我刺激行为,可以用建设性的活动、干扰性较少的活动、合适的活动等功能等值(functional equivalence)的行为替代之。
(1)以建设性的行为替代之:自我刺激的行为通常是非建设性的,它的主要作用在填满时间的空档。因此自我刺激的行为很容易被其它的行为替代。若用建设性的行为替代自我刺激的行为,则一方面消除自我刺激的行为,另一方面又可帮助自闭儿成长。例如自闭儿玩弄十个手指的行为,可以用玩油泥的活动替代,如此一方面消除了玩手指的行为,又可增进自闭儿手指的力量及灵巧性。
(2)以干扰较少的行为替代之:有些自我刺激的行为会干扰上课秩序,例如,有些自闭儿会不停胡言乱语、喊叫、唱歌来自我刺激,此时可用随身听的音乐或儿歌替代它。
笔者观察一位自闭儿童不断重复少数相同的语言〈此为延宕式鹦鹉语言〉,若能多教导他新的生活上实用的语言,则此延宕式鹦鹉语言才有机会消除。
(3)以合适的行为替代之:有些自我刺激的行为是在不合适的时间、地点进行,老师或父母可以教导他,在适当的时间地点办事。例如有些自闭儿会公开玩弄生殖器或自慰,此时可带自闭儿到盥洗室或私人房间为之。